合作交流
中国药品市场规模将达1.71万亿元
来源:南方日报 | 作者:派金生物 | 发布时间: 2018-08-17 | 8721 次浏览 | 分享到:

     抗肿瘤药物的份额持续增长,特别是列入医保目录的重点抗肿瘤药物2018年将有明显增幅。尽管被列入医保目录后相关药物会面临降价的压力,但患者的需求和医保报销的政策将使相关药物的使用人群进一步扩大,使用量进一步攀升。以蛋白激酶抑制剂和单抗等新型抗肿瘤药物为例,等级医院2014年-2018年的平均增长率在17%-18%之间。

     由于受医保控费、招标采购限价、招标过程漫长等因素影响,一些新特药选择率先在零售药店端上市,已上市的高价药如抗肿瘤药也开始向零售药店端转移,2014年-2018年零售药店的平均增长高达40%-42%,其中零售药店蛋白激酶抑制剂2017年的规模已达等级医院的25.8%,预计18年将超过30%。零售药店,尤其是新兴的DTP药房(一种直接面对患者进行销售的医药模式,编者注)将成为上市新药和新型抗肿瘤药物等高价药物的重要渠道。

     一致性评价大考持续,仿制药利好初显

     来自中康资讯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5月,已有21个品种,确认至少有一个仿制药通过一致性评价,有45个(品规)的仿制药通过,或视同通过一致性评价。

     相关通用名规模预计在2018年将有明显的增幅。由于越来越多的本土企业通过了一致性评价,会对非专利原研药的份额和价格均施以进一步下行的压力。以氯吡格雷为例,预计原研产品的份额在2018年将有所下降,通过了一致性评价的仿制药品种份额进一步扩大,而未通过一致性评价的品种份额仅有轻微上涨。价格方面,无论是原研药还是仿制药价格均下降,其中仿制药降幅较大。通过一致性评价的药物替代进口原研药是长期趋势。